
“患了高血壓后還能運動嗎?”許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這樣的疑惑。
運動時心跳加速升高血壓,患者血壓快速波動危害身體健康!事實真是如此嗎?答案是高血壓患者可以采取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,適度的運動反而有利于控制血壓。
早在2018年,歐洲高血壓指南就指出,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延緩和預防高血壓。運動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表現,對于高血壓的預防和控制也有著重要的作用。
運動能夠擴展血管提高彈性,減輕動脈硬化,幫助身體排出廢物以及鹽分以降壓等。對于輕度的高血壓患者,堅持運動可以持續降壓。對中重度高血壓患者來說,堅持運動雖然不能將血壓降至正常水平,但是卻能改善血液循環,有利于血管健康,預防和改善頭痛等高血壓并發癥。
理論和實踐研究均證明:適量運動能有效降低安靜時的收縮壓和舒張壓,減少運動中的血壓波動幅度。一次1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使收縮壓降低10至25mmHg,舒張壓下降10至15mmHg。
高血壓患者合適的運動
1、太極拳
太極拳是防治高血壓的非藥物療法首選。太極拳運動的門檻低,沒有場地和氣候的限制,動作輕松緩慢,更加適合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練習,不但能夠鍛煉身體控制血壓升高,還能夠調節情緒、放松心態、使人修身養性。因此對于中老年高血壓人群來說,太極拳運動無疑是保健康復的最優選擇之一。
2、游泳
游泳也是一項十分適合高血壓患者的運動,能夠有效地控制血壓。跟陸上運動不同,游泳依托于水中浮力,身體負擔小,不用擔心損傷關節。游泳時需要全身一起協調運動,能夠鍛煉到全身的肌肉,堅持游泳能夠調節血管收縮活動的減弱,降低血壓。
鑒于高血壓患者的身體狀況,在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準備,不要空腹游泳,做好拉伸工作。游泳初學者要降低運動強度和運動量,循序漸進,逐漸由低強度變為中等強度運動。每周游泳頻率控制在2-3次就好,以免肌肉酸痛。
3、走路
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降血壓的良藥。美國心臟協會做過一個關于心臟疾病的研究,結果顯示,患有高血壓疾病的患者,每多走1000步血壓就會降低0.45 mmHg。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走得越多,血壓就降得越低。
走路過多會導致膝關節磨損,建議高血壓患者的最佳步數應保持在4000至6000步的范圍。時間可以是吃完晚飯的半小時后,圍繞著公園散步,頻率不要過快,保持心率的相對穩定。
這三種運動方式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,在每次鍛煉前后及時監測血壓變化。時間最好是鍛煉前的半小時檢測一次和鍛煉后半小時檢測一次,以更好地觀測運動后的血壓是否有變化,以此為標準及時的調整自己的運動強度。
注意:運動只是一個高血壓輔助治療方式,并不能代替藥物,目前常用于降壓的藥物主要有5類:鈣通道阻滯劑、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、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、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。纈沙坦分散片(平欣)屬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,作為高血壓的常用藥物,具有降壓的長效性和平穩性,與同類藥物相比,不良反應更少!